11.30.2009

Thank you, Maya



Meshes of the Afternoon(1934)是一部如夢境般超現實與實驗性的短片。導演Maya Deren飾演一個下午內從各種事件佈成現實與夢中羅網穿梭的主角。我對這部片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如此驚人的使用了客觀性的角度探索了極為私密的個人心理狀態和經驗,更試圖建立一種簡單又偶然的淺意識的情緒化經驗非常能觸動我的想像,尤其是在Maya Deren從樓梯落下時,每次這種畫面的“擠壓“給人一種神經質的窒息感(加上此刻完全沈默的配樂),時間和空間都完全被拍攝的角度給破壞,並且重複的在記憶中堆疊層次。Maya Deren在裡面不斷的用重複性的意向來喚醒記憶,如掉落的鑰匙、門鎖、電話、刀子、鏡中的臉和海。

而片中最多受到討論的就是Maya Deren的主客體攝影角度運用,例如片中從Maya Deren角度注視著他自己在片中曾經做過的動作,此種雙重人格的曖昧性營造了某種神祕的黑色氛圍。

Meshes of The Afternoon在紀錄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Maya Deren 是美國關鍵的前衛實驗片導演,當時他便想拍攝一部處理絕望的心理問題的前衛個人性電影,當初完成時是沒有對白的默片,1953年由他的第三任丈夫Teiji Ito完成配樂。這部片也影響了六零年代的美國新電影派,以及David Lynch 1997年的片Lose Highway,他模仿了Meshes of the Afternoon的螺旋性的敘事方式,並且鋪陳出相同的詭譎和偏執的情緒,如同監視的狀態,並且他們都同時將場景放在惡夢當中,雙重人格和心理的隱喻使得身分錯置。

Tat
e Modern的常設展也在Poetry and Dream主題系列播放這部Meshes of the Afternoon, 之前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也很喜歡這部片(雖然去看常設展的民眾應該很難有耐性坐在裡面把整部片看完)。這部片對我的重要意義在於他記錄了我大學沈迷於電影的那段時光,就算之後陸陸續續的堆疊更多電影的經驗,Meshes of the Afternoon的畫面和配樂還是深深的銘刻在我的記憶當中,可能是它的對心理狀態的詩意表達對當時的我代表了某種前衛的憧憬吧,於是只要浮現在腦海中時就會忍不住去youtube上找來看,在觀看的同時看到分享這部片的人短短地寫了一句“Thank you, Maya.“突然心中有一種感動,我想他和我一樣對這部片的喜愛和受到的影響也是如此簡單、直接且不言而喻的。

11.27.2009

Raven Row: Harun Farocki



Raven Row畫廊位在倫敦東部的Spitalfield附近,如果不是此畫廊經營者的名聲,我可能不會在倫敦爆炸多的非營利性畫廊中特別注意到它。而事實上Ravon Row的經營者Alex Sainsbury的確在今年畫廊開始營運時得到了外界矚目的眼光,如果是來過倫敦觀光或是住在倫敦的人此時一定馬上可以聯想到每天去的Sainsbury超市。Alex Sainsbury即是營運英國第三大超市的Sainsbury家族後裔,他們在英國的政治、藝術、慈善事業等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這次當他們將觸角伸到當代藝術時,外界不免對Alex Sainsbury好奇他要如何運用資源?他將該如何運作?

Sainsbury家族一向以龐大的藝術收藏品聞名,在1991年時捐贈給National Gallry的the Sainsbury Wing是大家對他們在藝術領域中著力的普遍印象。Alex Sainsbury在一個訪談中表示雖然自己對藝術的喜好的確來自於幼時對家族收藏品的認識,但他卻想反其道而行,以非營利的方式經營Raven Row。他卻坦言自己不想成為商人,“我不知道要如何做生意“他說,他對父親向National Gallery的鉅額捐贈也不表興趣,他認為這太被動(passive)了,他想要知道的是自己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中能做什麼事。

於是在一個巧合下他發現了已經荒廢十二年的十八世紀房子,並花了四年重新修建成為今日的Raven Row。Alex Sainsbury的野心是“讓Ravon Row能成為像Whitechapel或是South London Gallery在倫敦非營利性當代藝術畫廊中一樣的位置。


此次的Harun Farocki. Against What? Against Whom? 展覽展出德國導演Harun Farocki從1968-2009的作品。1944年出生在柏林的Harun Farocki作品常被稱作是“film essay“,形容他的影片與文學一樣具有美感和詩意,且和傳統紀錄片不同,他的影片通常以脫序的方式表達思考的轉換,記錄下早期工業社會如何以消費、社會控制和戰爭提升社會生產效率。他的早期影片通常都頗受爭議,受到Brecht(布雷希特)影響很大,如1969年的Inextinguishable Fire,記錄越戰裡被美軍汽油彈傷害的士兵自白。而晚期的影片如1988年的Image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scription of War雖然也討論了二戰中Auschwitz集中營的圖片,但卻使用更開放性的觀點作為影片的結束。

在此次展覽中,Harun Farocki特別以導演的角度探討了電影史。而觀眾也可以從他紀錄片式的觀點驚奇的發現他以多麼聰明的角度擺設他的鏡頭,例如以兩個螢幕呈現他的單一鏡頭電影等。Harun Farocki表示,他將會很開心Raven Row以這種家庭式的空間作為他的暫時性劇院。

Raven Row
Harun Farocki. Against What? Against Whom?
19 November 2009 – 7 February 2010
56 Artillery Lane
London E1 7LS

11.20.2009

Design Museum: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



敦的Design Museum最近的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展覽宛如一場有趣的產品設計之旅。Dieter Rams是德國頂尖的產品設計師,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以反對浪費、反對形式聞名。
他的設計生涯與德國百靈牌有一系列的密切合作,在這場展覽中不但展出他知名的SK-4 唱盤,D'-series (D45, D46) -35釐米的影片播放器,甚至是咖啡機、計算機、辦公室用品或傢具等,更重要的是牆上也佈置成Dieter Rams設計概念的傳達,例如他的十個設計守則
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
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Good design is honest.
Good design is long-lasting.
Good design is thorough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Good desig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上圖為Dieter Rams 在德國住家的實際擺設,表達了他自己對住家需求、傢具等產品設計概念。)

在這些概念當中,讓我驚訝的是Dieter Rams最討厭的竟然是“fashion“,他認為跟著流行走的設計是錯誤的,因為在產品設計當中,實用性和持久性是最重要的元素,他甚至舉了車子的例子說明他覺得那些每兩年就推出新的車子的設計概念是不正確的。另外,他也討厭使用電腦,在展覽的牆上就展出了許多他手繪的草稿,因為他認為電腦沒有辦法表達出他真正腦袋想的東西,只有手繪是真實的。而這個展覽的名稱也恰如其分的傳達出他設計的核心概念“Less and More“,設計本來就是越簡單越實用越好,他不應該增加這個產品的價值,而是正確的讓人們使用產品,我想就算不是學設計的人,在他的設計理念中也可以增加我們平常使用產品思考的深度
,以及德國人為何在產品設計領先全球的主要原因。


“Question everything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obvious.”  by Dieter Rams
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 is showing at Design Museum London during 18 November – 07 March 2010

11.16.2009

176 Gallery:Pete and Repeat

Pete and Repeat 是我最近非常喜歡的展覽之一。當初拿到DM的時候就被藝術家的黃金陣容深深吸引。(包括我很喜歡的John BaldessariPeter CoffinJonathan Monk、當紅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等,這次又認識了一些可愛的藝術家!)Pete and Repeat這次在176 Gallery的展覽圍繞著"Repetition"的主題,將延伸的概念如乏味、懶散甚至是惱怒、惰性等進化到藝術化的崇高表現。

176畫廊本身是個有趣的空間, 他的前身是一個教堂,剛好把不同時代和風格的藝術品做了宛如標點符號的連結。這次展覽的作品包括繪畫、攝影、裝置和錄像,甚至是音樂,如我覺得超級厲害的一個英國年輕藝術家Jack Strange(他今年才25歲!)作品For the Greenman(2008),他就重新剪輯電影“綠巨人浩克“並請音樂家們製作新的原聲帶。策展人Lizzie Neilson表示“音樂是一種無止境的重複(the ultimate in repetition),是這次展覽當中的一個令人著迷的主題。“

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作品Ghost Gu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2005)模仿了元朝時代的風格製做出九十六個相同中國的陶瓷花瓶,從不同的角度看,花瓶看起來就像沒有裝飾一般。藉由這種重複性以及方格狀的擺設,艾未未意圖傳達機械狀態的複製,以及現代性的次序與傳統形象花瓶的衝突。

Neil Hamon的個人肖相系列Suicide Self-portait(2006)也很有趣,呈現了好幾種死亡和自殺的現場,將藝術家在同時成為拍攝的主題和記錄者。當中也可回憶出許多代表性的畫面,如Henry Wallis的The Death of Chatterton (1856)(查特丹之死)、攝影師Weegee拍攝犯罪現場的真實影像、甚至是希區考克某些電影中的拍攝角度。

另外還有Edgar Leciejewski為了表達物體與影像呈現的直接關係而採用直接使用掃描“蛋“而非攝影的方式作品Sieben Eirt #01-07(2007)Sherrie Levine以新的材質重新製作二十世紀以來最具歷史地位的作品Duchamp的Fountain,使用奢華材質來重新探討這種低成本現成品藝術開端的歷史地位。Alban HajdinajUntitled (Portrait)(2007)則是在肯德雞的紙袋上畫了十四個Colonel Sanders肖相,結合了collage(拼貼)、傳統技法和大量複製品形象的作品。

一旦進入這個複製的遊戲展覽中,節拍、顏色將會成為美妙的節奏並且彼此撞擊,參與者將會驚奇的發現各種回音和形式的呼應。至於展覽的名稱則是來自於Bruce Nauman 1987年的錄像作品Clown Torture,一個失敗的小丑持續的在鏡頭前重複馬戲團的把戲。


Pete and Repeat were sitting on a fence. Pete fell off. Who was left? Repeat.
Pete and Repeat were sitting on a fence. Pete fell off. Who was left? Repeat.

Pete and Repeat: Works from the Zabludowicz Collection is showing at 176 until 13th December 2009.

11.11.2009

Sophie Calle:Talk to Stranger



位在倫敦東邊的重要畫廊Whitechaple Gallery目前展出法國女性藝術家Sophie CalleTalk to Stranger作品系列。Sophie Calle身兼作家、攝影師、表演者等多重身分,這次的個展作品可以回溯到從1979年開始,Sophie Calle在每個作品中透露出人性的脆弱、探討身分和私密性。通常她都會以一種“窺視者“的角度,以無法預測結果的遊戲或是儀式的方式邀請陌生人進入他的故事,並以自己的文字和照片作為記錄。雖然這些計畫通常都不會成功,但是他對目標的執著和對主體的呼應反而轉換了失敗構成Calle特殊的美學語系。


Take Care of Yourself (2007)次在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出,並在今年的Frieze Art Fair中獲得Frieze Writers Prize創作靈感來自於前男友(匿名XX)留下的一封分手信,Sophie Calle寫下“ I received an E-mail telling me that was over. I didn't know how to respond. It was almost as if it hadn't been mean for me. It ended with the words "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so I did.“(我收到一封告訴我一切都結束了的e-mail,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好像這不是我應得的一樣。信的結尾寫著“好好照顧自己“,於是我這麼做了。)

於是Sophie Calle請一百零七位女性使用他們的專業詮釋“Take Care of Yourself“,他說“It was a way of taking the time to break up. A way of taking care of myself.“(一種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 這些人包括舞者、律師、占卜師、詩人作家等,甚至一個來福槍射手及一隻叫做Branda的鸚鵡,各式各樣的人以唱歌、跳舞、作曲、分析等等詮釋如何“Take care of yourself“,構成一個看似嚴肅其實幽默感十足的景象,Sophie Calle以細膩女性角度詮釋心中對感情的沮喪與困惑,構成矛盾卻又諷刺的系列。


Gotham Handbook(1998)也是個非常可愛的作品。Sophie Calle根據作家Paul Auster給的指示到紐約市中心Smiling, Talking to Strangers, Beggars and Homeless People和Cultivating a Spot。(對陌生人微笑、和流浪漢儘可能說越久的話、“培養“一個地點)於是他就記錄下每日的成果:

”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125 smiles given for 72 received
22 sandwiches accepted for 10 refused
8 packs of cigarettes accepted for 0 refused
154 minutes of conversation.”

於是他認養了居住地點附近的電話亭,每天打掃乾淨並以鮮花佈置,並提供香煙和水等,直到電話公司將他們都丟棄。這個計畫的目標不僅僅以照片作為記錄,Sophie Calle將自己視為一個觀察者,顯現出她以“寄生“的方式窺探這個社會,不僅是對公共與私人關係,還有暴露與隱密、幻想與現實等探討的濃厚興趣。

Sophie Calle: Talking to Strangers
Whitechapel Gallery
16 October 2009-3 January 2010
77-82 Whitechapel High Street
London E1 7QX

11.07.2009

wisdom teeth: never a symbol of wisdom



這個禮拜飽受拔智齒之苦,而且還是埋在肉裡的水平智齒,相當駭人。除了臉腫成像含個棒球在嘴裡之外,我對「智齒」這個名字感到很不滿。智齒既然是我們進化後逐漸無用的痕跡器官,那就應該無聲無息的悄悄剝落,竟然還要靠牙醫蠻力用小電鋸剁碎再兇狠的拔出來,真正進化過的到底是我們還是原始人?


說到牙齒,之前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商品,是日本Xylitol推出的小包裝漱口水,很適合外出的人使用。而另一家公司Breath Palette也不斷的在推出口味多變的牙膏及漱口水,目前他們有31種口味的牙膏,從玫瑰、香蕉到南瓜布丁都有。不過我現在最想要的應該是「拔除智齒口香糖」,商品一推出應該會大賣吧。(想購買這個點子的公司請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