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10
Le Labo shop in London
之前在Liberty百貨就看過Le Labo專櫃,擺著一瓶瓶像實驗室裡的藥瓶香水。崇尚簡潔設計的Le Labo繼紐約、東京、LA、巴黎之後終於在今年二月在倫敦開了專門店,甚至推出名為Poivre 23(London)的專屬香水!最特別的是在店裡你還可以購買他們的The Olfactionary 嗅覺課程,教導你如何訓練你的鼻子以及品味他們口中最棒的香水!
http://store.lelabofragrances.com/
28A Devonshire St
London W1G 6PS
UK
10.29.2010
Are you ready for Holloween?

10.28.2010
Louis Vuitton: Voyage en Capitale

位於瑪黑區的Musée Carnavalet最近有一個相當不錯的Vuitton展覽,相當推薦給大家。不論你是Vuitton的忠實粉絲,或是對這個「大眾名牌」心生反感的人,看完這個展後,都會重新讓你認識這個悠久的法國品牌。整個展覽分為十部分,從Louis Vuitton先生草創時期開始,到1867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發展各種功能的旅行箱 (野餐,梳妝,飛行)等,嘗試不同材料 (象牙、大象、鱷魚皮等),到20世紀初期為名人訂製旅行箱,Louis Vuitton展現了高超的工藝技巧,以及從一而終的品牌價值 -「an extraordinary journey」。每一個旅行箱都訴說著一個故事,一段旅程。

Louis Vuitton 13歲就出海旅行兩年,在這兩年中,他發現乘客們對於旅行箱的需求。因應當時侍女們旅行經常攜帶大量的衣服,他製造了大容量、防水、堅固的旅行箱,大受市場歡迎。而後,他的兒子George Vuitton接管事業,並於1894年設計了著名的LV圖樣 - Monogram (靈感來自日本傳統花布圖騰)。
1867年的萬國博覽會Louis Vuitton受邀參加,在博覽會上他們展現了對飛行的熱愛,傳奇飛行家Linbergh飛躍大西洋時就是攜帶LV的旅行箱。同時,因為當時交通工具發展迅速,他們因此發展了各式實用的旅行箱,例如攜帶盥洗用具的箱子 (可固定一整排香水瓶),野餐專用的箱子 (茶杯湯匙糖罐都有特別設計的隔間) 等等。尤其是下面這個為剛果探險家Pierre Savorgnan de Brazza設計的摺疊床旅行箱更是展現了當時Vuitton的創新能力。

之後,隨著Louis Vuitton受到許多名人的喜愛,他們開始為顧客量身定做專門的旅行箱,並在箱子上特別繪製姓名字母。例如為著名音樂家Leopold Stokowski製作的旅行箱打開後居然有一張書桌! 其他像是為女伶們設計的鞋櫃旅行箱 Le secrétoire de chaussures 可以收納好幾十雙鞋子呢。

1987年Louis Vuitton與Moët Hennessy - Louis Vuitton成立LVMH Group,成為奢侈業的龍頭。1998年Marc Jacobs加入LV,設計了塗鴉包等更活潑的款式。展覽後段也提到了他們與當代藝術的合作 (如2009年與Damien Hirst合作的蝴蝶包,拍賣價格高達36萬歐),足見這個品牌的轉變。雖然近幾年Louis Vuitton常出現一些太過「新潮」的詭異設計,加上在市場上太過普及等問題讓人卻步,但如果仔細回想他們悠久的品牌歷史以及對於品質的堅持,Vuitton的經典地位還是毋庸置疑的。


這個展覽也順勢宣傳了「Louis Vuitton: 100 legendary trunks」這本新書,更多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博客來外文館的介紹,以下這段影片也是一段相當不錯的導覽。Enjoy!
more information on
2010/10/13 - 2011/2/27
23 rue de Sévigné 75003 Paris
métro: ligne 1 Saint-Paul/ ligne 8 chemin-vert
Tue - Sun, 10h to 18h
10.27.2010
Illume Boulangerie Jar

最近不知道為何很沈溺於香水和蠟燭類的東西,可能是天氣開始轉涼了,就會想要擁有會讓人感到溫暖的東西吧!這一系列的Boulangerie jar蠟燭,一共有五種味道:Vanilla & Fig,Angel Food (香草焦糖跟奶油的混合味),Sweet Vanilla & Cinnamon,Apple Blossom,Pineapple Ginger Cake,全部都是香甜的食物香,點起來也確實非常濃郁。裝在復古的陶瓷罐裡,罐子上還有細小的裂紋,真的好像古時候歐洲人放在廚房用來裝果醬或調味料的容器。
Disco Ball False Eyelashes by Shu uemura

最近看到這款閃亮亮的假睫毛,是Shu uemura Tokyo Lash Bar 2010的新產品 - Neo Reflector。靈感來自未來世界,戴上這副Disco Ball般的銀色睫毛,就有如巨星一般成為派對焦點。但我實在無法不想到關穎的「秒秒都美麗」MV,可惜她宣傳期過了要不然唱片公司應該可以採購幾副。
watch this mv on youtube (不覺得很適合嗎?)
10.26.2010
Lady Gaga on the cover of October 2010 Vogue Hommes Japan


By the way, Lady Gaga即將要到歐洲巡回了,倫敦場次是在12月,其他地點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看看!
10.24.2010
Ai Weiwei's Sunflower Seeds at Tate Modern

艾未未為中國近代知名度相當高的藝術家,作品常取材於我們熟悉的物品,他擅長重新詮釋這些物品,讓我們去思考背後不同的意義,他想表達一種概念:很多東西並非我們所看到的形體那樣簡單純粹,換個角度去看,換個場景時空,或是與其它東西結合都會讓我們原本覺得理所當然的事物變得不再理所當然。這次在Tate展出的作品為艾未未最新的作品,在挑高且冰冷的展場空間裡,灑滿了上億顆極度逼真的葵花籽,親臨現場真的很壯觀。這些陶瓷做的葵花籽都是出自景德鎮,花費許多人力製作,一方面讓我們重新思考傳統手工藝與近代大量生產之間微妙的關係,另一方面藝術家想表達像葵花籽這樣普通的小零嘴,最適合和三五好友相聚時來上一點,但中國曾經極度的封閉,限制人們的自由,這樣看似平凡的消遣其實遙不可及,每一個葵花籽也許就代表著一個人對自由的渴望,對生存意義的探索。
參觀資訊:Tate Modern 12 Oct 2010 - 2 May 2011
網址:www.tate.org.uk
Dior ad by Marion Cotillard: vol.3 Lady Blue Shanghai

最近上海好像變得很火紅,不只chanel發表了上海系列,dior的廣告也移駕到了上海拍攝,不知道是不是世博發揮的效益?我想中國政府這下應該覺得錢花的很值得吧!獲得了這麼多免費宣傳的機會。之前也因為世博去了一趟上海,雖說租界的建築依舊充滿著迷人的異國情調,但比較文化面那一塊,像是白先勇小說裡描述那些老上海人對生活細節的重視這方面好像已經漸漸不存在了,所以有點小失望,還是因為小說和電影讓我對上海有太多美好的想像呢?看看dior怎麼詮釋上海吧!(我想他們也是電影看太多了,哈!)這支廣告的主題是由一首我們大家都熟知的詩句所發展出來,大家可以猜猜它在說的是哪一首詩!
tags:
Accessories,
bag,
dior,
Fashion,
Floris's,
lady dior,
Marion Cotillard,
shanghai
10.23.2010
Elle UK: Behind the Scene with Alexa Chung
現在如果打開任何Fashion Magazine沒有看到Alexa Chung好像是一件很難的事!父親是中英混血的她從16歲開始就擔任許多Teen Magazine的專屬Model,以及樂團的MV女主角。真正使她在時尚界成名的關鍵大概是主持英國channel 4的時尚節目以及美國MTV的It's On with Alexa Chung,以及之前和Madewell品牌推出由她設計的服裝。Alexa Chung的打扮不但代表了英國少女對vintage style的熱愛,也能成功地利用各種平價服裝搭配創造出時髦又質感的效果,而且fashion界也很少出現一個如此年輕、活潑,又可以讓大眾都可以輕易仿效的形象了。例如在影片裡Alexa提到在倫敦最喜歡逛街的地方就是Liberty! 現在如果問英國女生大家打扮的參考對象大概有80%會異口同聲的回答:"Alexa Chung!"吧,無論是Alexa Chung出席正式場合或是私下的look都是現在大家注意的焦點呢!
http://www.elleuk.com/starstyle/style-files/(section)/alexa-chung
Elle UK 整理的Alexa Chung Looks.
Alexa Chung for Madewell
Julia deVille exhibition at Aesop London and Paris
來自澳洲Aesop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保養概念品牌,不同於主流強調塗抹的化妝品,Aesop以天然的原料將美麗簡化,他們除了保養品,也不遺餘力地推廣新興藝術家。最近在倫敦Redchurch Street和巴黎的Saint-Germain-des-Pré分店展出來自紐西蘭的藝術家Julia deVille的標本作品,身為支持動物生命權一份子的她堅持使用自然死亡的動物屍體當標本,與強調自然的Aesop品牌做最完美的結合!
推薦他們的Primrose Facial Cleaning Masque和Resurrection Aromatique Hand Balm!當然如果來倫敦的話也記得要到他們的分店逛逛。
推薦他們的Primrose Facial Cleaning Masque和Resurrection Aromatique Hand Balm!當然如果來倫敦的話也記得要到他們的分店逛逛。
Aesop Shoreditch
5A Redchurch Street
London E2 7DJ, United Kingdom
Aesop Saint-Germain-des-Prés
20, rue Bonaparte
Paris 75006, France
http://www.aesop.net.au/
5A Redchurch Street
London E2 7DJ, United Kingdom
Aesop Saint-Germain-des-Prés
20, rue Bonaparte
Paris 75006, France
http://www.aesop.net.au/
10.22.2010
John Galliano x Ladurée

10.21.2010
Vous aller rencontrer un bel et sombre inconnu

more at the Official Site
10.19.2010
"Co-Branding"

“Brands use crappy ultra aesthetic images that no one understands to sell their stuff so I had to do it too.”
Very much into this idea! 早上打開電腦看到這系列的作品,忍不住覺得實在是太幽默了。
巴黎街頭藝術家Ludo的"co-branding"系列,將高級精品的廣告概念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惡搞的小趣味真的非常對我的胃啊。
Thisisludo可以看到更多此系列的作品,他在不同城市所做的street art,以及step-by-step記錄他創作過程的影片。

Dior ad by Marion Cotillard: vol.2 Lady Rouge

tags:
Accessories,
Ad,
bag,
dior,
Fashion,
Floris's,
lady dior,
Marion Cotillard
10.18.2010
Dior ad by Marion Cotillard: vol.1 The Lady Noire Affair

雖說將廣告拍的像小電影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新招,但Dior與 Marion Cotillard合作的這個系列還是很值得一看,容我的私心,因為我覺得 Marion Cotillard實在是太美了!而且好喜歡她講話的語調和口音,這系列的廣告一共有三個版本,主要是為包包拍的,但場景服裝造型一點也不馬虎,今天先為大家介紹第一個,故事內容是很classic的綁匪片,畫面處理手法很有old movie的感覺。
tags:
Accessories,
Ad,
bag,
dior,
Fashion,
Floris's,
lady dior,
Marion Cotillard
10.17.2010
MUJI releases new stationery


10.16.2010
Edible: challenge your taste bud

前一陣子在逛Selfridges的food court時,在一片花花綠綠的食品包裝中,極簡帶有一點化學藥劑包裝的Edible馬上吸引了我的注意,仔細看它的內容物更是令人驚訝,實體動物就在其中,像是有螞蟻的棒棒糖,加了蠍子的伏特加,甚至是蜂蜜中就有一隻完整的蜜蜂,雖然中國人一向被視為甚麼都敢吃進嘴裡的民族,對西方人來說這可是一件難以理解的行為,但說實在的要我把Edible的產品吃到嘴裡還真是一大挑戰,有興趣的人可以挑戰看看!
10.15.2010
Yoshitomo Nara: Nobody's fool




展覽分成三個部分:Isolation, Rebellion, Music. Music的部份應該算是最特別的,在這個展區,會發現西洋龐克與搖滾樂對藝術家的深厚影響,除了整面掛滿了奈良美智精選唱片封套的牆外,還有他將歌詞寫在陶製器皿上的新作品,以及他以歌名命名的畫作,例如上圖的white riot,就是以The Clash在1977年發行的第一張單曲命名的。


這次展覽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可以在官網同步下載iphone的app,裡面有詳盡的展覽介紹,作品圖片,以及帶給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歌曲list等等。
Welcome our new member from NY
十月開始我們多了一個成員Yvette,來自紐約的小寫手。加上巴黎與倫敦,我們希望與你們分享更多資訊,也歡迎大家在facebook等平台上分享文章連結。
為了不要太過官腔,在這裡跟你們介紹我的巴黎新朋友 - 可愛的仙人掌蠟燭 (怎麼忍心燒掉讓他變禿頭呢...)。 - S
Have a good day!
10.14.2010
Wool Week at Liberty
羊毛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材質,看似柔軟的它其實非常堅韌,而且用途變化很大,可惜在台灣因為氣候的關係,編織並不是一項太興盛的活動,可是在盛產高級cashmere毛料的英國,可以看到不管是fashion designer或是手工藝都普遍使用著羊毛,倫敦老牌的百貨Liberty的頂樓就販賣著頂級品質的cashmere毛線,甚至在準備入冬的最近舉辦了Wool Week(羊毛週)的活動。他們邀請了RCA的學生將櫥窗變成比賽的展場,獲勝的學生是上圖的Claire-Anne O’Brien,將羊毛精準的融入傢具設計之中,並凸顯了其質料之美,如果近期內經過Liberty別忘了停下腳步欣賞一下她的作品!
Claire-Anne O’Brien的網站
http://www.claireanneobrien.com/
10.13.2010
Illégal: un film de Oliver Masset-Depasse

內容敘述一位俄羅斯單親母親帶兒子移民比利時的故事,因為沒有合法居留文件,他們每天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終於有一天,母親Tania被警察逮到,關進非法移民的拘留所裡。強烈思念兒子,加上裡面不人道的待遇,Tania備受煎熬。
電影開頭僅短短3分鐘,卻讓人極為震撼。整部片子以強烈而直接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這些移民對生活的迷惘以及絕望。非法移民一直是許多政府不願正視的問題,看完電影後讓人不禁再度感歎社會制度的極度行使往往走向不理性的集權控制。
這部電影也將會在2010台北金馬影展(11/4-11/18)上映,台灣的影迷們也可以觀賞到這部好片,大家選片單時可不要錯過了。
Movie Trailler
more information at www.illegal-lefilm.fr
10.12.2010
Monmouth Cafe in London
因為主打咖啡的關係,所以他們的甜點我就比較沒有試過,不過我最常點的組合是Cafe au lait和一個巧克力松露。下午經常人滿為患,不介意的話就外帶或是跟陌生人擠在一桌吧!
http://www.monmouthcoffee.co.uk/
27 Monmouth Street
Covent Garden
London WC2H 9EU
另外在borough和bermondsey也有分店!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