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2009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from London!

Wishing you all a happy 2010! See you in the next decade.

12.27.2009

X'mas on the wall


photo from Elle Interior


Merry X'mas to my dear Khsun and Floris
and to all 85eyE readers : )

Wish you all a happy 2010
xxx

Loustal's World: Travel, Jazz, Gangster, Women


12月初在法國文化協會參加了Loustal的座談會,邀請這位法國漫畫/插畫家與大家分享他的作品。Loustal本名Jacques de Loustal,1956年生於巴黎,雖然學習的是建築,但在畢業前就出版了三本作品。他的作品包含漫畫(bande déssinée) 、兒童書插畫及封面設計、雜誌廣告插圖以及大型油畫等。由於在摩洛哥服兵役,而後也時常旅行,在他的畫中常令人感受到濃厚的異國風情。Loustal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版Carnet de Voyage(旅遊小集),紀錄他旅遊所見所感。


Loustal也時常繪製與西默農(Georges Simenon)這位法國偵探小說家相關的作品。在他的畫中也常看到黑幫場景,加上他巧妙的光影安排,十分具有個人特色。同時,他與The New Yorker雜誌固定合作,根據新聞題材發揮,設計出有趣的插圖與封面。在Loustal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動態。即使他本人說自己比較喜愛靜態的呈現而不考慮製作動畫,也不以故事為主來發揮,我們依舊可以從他在畫中營造出的氛圍去想像畫中人物的心理狀態,或是去揣測背後隱藏的劇情。

Loustal的爵士樂手相關作品也十分受到歡迎,常被爵士樂雜誌或唱片公司邀請設計封面。目前臺灣有出版一本Loustal的漫畫,即是與爵士樂相關的巴尼藍調(Barney and the Blue Note)。近年來Loustal也嘗試油畫、水彩畫和炭筆畫等創作,不像漫畫需要加入文字以及畫格大小的規範,Loustal希望經由媒材的轉換及風格的調整,在繪畫上更多元發展。我喜歡他鮮艷的色彩,如電影場景般的格局,水墨筆流暢的線條,還有令人遐想的情境,帶出一種慵懶的風情。



推薦網站:http://www.loustal.com,

BFI:Ozu's Tokyo Story

BFI即將在一月推出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的一系列電影,對影迷來說是個不可錯過的好機會!小津安二郎在東京大地震之後一年(1923)進入日本的電影產業,將他所有的青少年時光花費在當時進口的好萊塢電影當中,在19歲那年加入了松竹映画(從此之後就再也沒離開過)擔任攝影助理,並在短時間成為助理導演和編劇,嘗試學習好萊塢式的拍攝技巧。在擔任導演五六年之後,他開始鞏固自己獨一無二的電影風格,在他死後成為後人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許多小津的早期電影大多已經遺失,那些僅存的作品可能會讓那些熟悉他晚期作品的影迷們感到驚訝。這次放映的最早作品是在1937年-小津被徵召入伍的那一年,關於一群無所事事學生的喜劇,和幫派與罪犯們的故事,都是以非常好萊塢的方式所拍攝的-明顯的與小津意欲向Harold Lloyd, Lubitsch致敬-卻又充滿了實驗性和獨特的日式風格。在1932-3年前,小津開始開創自己的風格-也就是David Bordwell所稱的小津的"poetics":一種恬淡自然的敘事方式,卻又充滿了小津自己獨特的幽默。例如在轉換場景時,往往也會將鏡頭停留幾秒鐘再換場,其目的除了帶給觀眾反芻加強深刻的印象,同時,它往往也是劇中人從一個場所走到另一個場所的時間節奏計算;更是帶給觀眾心理上的準備。這是小津極獨特的手法,也正是小津自己一再強調他想捕捉人類生活中自然的節奏,因為他認為那是最美的。

晚期的小津風格(我們現在稱作“Ozu-esque“)開始處理一些寫實風格的小市民電影即《彼岸花》、《早安》、《浮草》、《秋日和》、《小早川家之秋》以及《秋刀魚之味》,並誠實的將當時的日本人生活與感情表現出來,例如家庭、職場、生離死別等每個人生中都不可倖免的問題做省思,特別是在後期作品中,在他這種坦然地接受現實的描繪雖然有些不忍;但對於能抱持這種超脫的人生觀的小津,我們不得不說他真是一個東方的生活藝術哲學家。

這次放映的作品請參考BFI網站

Yasujiro Ozu
Celebrate one of cinema's greatest masters
1 January - 27 February

12.19.2009

The Museum of Everything

"Outsider Art" 指的是那些只有受到些許專業訓練或甚至毫無經驗的人的藝術品。在1972年時藝評家Roger Cardinal特別將這種門外漢的作品稱作“Art Brut“(指的是生的、未經雕琢的意思,甚至是那些完全無法融入主流文化或社會家的創作者作品),法國藝術家Jean Dubuffet在二戰之後開始將他所收藏的這些Outsider Art收藏在法國洛桑的Collection de l'Art Brut

如同Dubuffet自己所預測的,這些Art Brut的曝光和商業化將曾經的荒漠轉變為觀光景點,而新生代的Outsider開始被發現、在有生之年被宣傳曝光。這當中所暴露的問題在於,這些"Outsider Art"將持續多久這種非主流的狀態?這些作品被地位崇高的畫廊或美術館收藏展示,這很明顯違背他們當初所反文化的特徵,這也同樣發生在Dubuffet自己所收藏的這些作品當中。

策展人James Brett是一個擁有大量及優秀Outsider Art的藏家-有些作品上次被展出的場合為2006年Whitechaple的Inner Worlds Outside Show。現在他將他的大部分收藏展示在這個The Museum of Everything。

這個美術館第一眼看起來雖然有點破爛、如迷宮一般的內部以及粗糙的牆壁、不太正式的光源,但是這個地方卻是很明顯的被設計過,例如一個巨大的牆壁佈滿的是傳達傳教、救贖訊息的作品,有如一個圖示化的傳教者角落。一些作品被塞在角落和神祕的洞穴當中,反映這些作品的神祕難解成份;有些作品是小而精緻的(如Monsiel, GillCarlo),也有給予視覺震撼的大規模作品(如Ramirez, DargerAloise)。

這些作品的創作者通常不會稱自己為藝術家,或是他們自己不會意識到在藝術的框架下創作,他們的作品只為了滿足他們私人創作的需要,而這剛好抵觸了當代藝術當中那些懂得操作自己作品的藝術家們,這些私密的特質吸引著大眾觀看這些作品。

拿上圖Carlo Zinelli的作品為例,Zinelli在各方面來說都符合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藝術家",努力的在局外人的世界中存活,直到四十歲時在服軍役時經歷一系列的精神病症狀,之後的人生和正常世界完全隔離,直到他開始創作一系列如剪影一般的畫作,充滿一大堆小心翼翼的字母,有如他呈現出這個他無法再參與的支離破碎世界。

是什麼元素使得The Museum of Everything如此特別?我想沒有其他的地方像這裡一樣展示這種類型作品,有些經典的Outsider藝術家甚至是身體與心靈受到創傷的創作者的生命力充滿著整個美術館,這些都比那些傳統藝術背景出身的藝術家更充滿活力和清新的特質,所以超過萬人以上的人來參觀過The Museum of Everything就一點都不令人驚訝了。

http://www.musevery.com/

12.13.2009

For the Blind Man in the Dark room Looking for the Black Cat that isn't Ther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簡稱ICA)最新的 For the Blind Man in the Dark room Looking for the Black Cat that isn't There是我最近很喜歡的展覽,這個有趣的展覽名稱來自達爾文對形而上學的嘲笑,他認為數學家對這個自然世界的解釋只是徒勞無功的抽象描述和理論。

而對藝術家來說,他們試圖也想用理論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可以體驗這種“無法理解“,因為藝術並不是一個待解開的密碼。對這個展覽的藝術家來說,為了慶祝這種“in the dark“的狀態,他們欲將藝術和解釋分開而擁抱好奇的精神。這個展覽內引用了許多哲學家或藝術家的有趣引言,如Bruse Nauman的"Artists don't solve problems, they invent new ones"(藝術家不解決問題,而是發明新的問題)或是Joseph Beuys的"Art isn't here to explain things"(藝術不是來解釋事情的)都可以巧妙的為這個展覽描述對世界困惑與好奇做註解。

推薦大家在看展的同時拿一本免費的brochure(旁邊雖然放著建議捐獻的盒子),裡面有許多這個展覽的睿智引言,以及許多作家的reference,如Susan Sontag, Merleau-Ponty等,都為這個展覽在理論方面做了很好的補充。在藝術家方面,有著名的雕塑家Rachel Harrison,另外像David William發明的遊戲、Bruno Munari的裝置等我都非常喜歡!

請參考ICA網站
http://www.ica.org.uk/
For the blind man in the dark room looking for the black cat that isn’t there
23 Dec 2009~ 31 Jan 2010

12.10.2009

Abercrombie & Fitch goes to Ginza


繼10月份在米蘭開店,Abercrombie & Fitch終於走進亞洲市場,在東京銀座買下十一層樓,與新開幕的H&M有一較高下的意味。12/15號開幕想必又會掀起一股旋風。


via 銀座經濟新聞


Sonia Rykiel x H&M



H&M繼與Jimmy Choo合作後,這次邀請到Sonia Rykiel為他們設計內衣系列,並在巴黎大皇宮推出史無前例的豪華宣傳秀,一起欣賞精彩的影片吧。(話說他們的行銷預算也太驚人了!)


圖片from colette blog

87542photo109

12.07.2009

Geisai Taiwan 2009



上星期天的台北是令人心情愉悅的好天氣,也是Geisai第一次到移師到台灣的日子。Geisai每年兩次在東京舉行,是藝術家齊聚一堂的藝術慶典。今年首次在台北華山藝文特區舉辦Geisai Taiwan,評審更邀請到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及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等重量級人物,選出優秀的創作品。主辦單位也邀請到宇宙人、盧廣仲、張懸等藝人現場表演,在草地上聽著舒服的音樂,讓人回味起簡單生活節那種清新的感動


由於這次活動採自由報名,因此有兩百多位藝術家參與比賽,現場就如名稱一樣如慶典般熱鬧。雖然最後沒看到金奬的作品(據說是一位泰雅族的阿嬷獲得,可參考相關報導),不過我也看到許多有趣的作品,放上來與大家分享。也希望Geisai Taiwan接下來每年都能舉辦,讓台灣有更多這種有質感的藝文活動,讓更多人接觸藝術。

王建揚以「宅」為主題的一系列攝影作品

台南藝術大學學生吳典耕的作品,以糖果繽紛的外衣反思現代社會(相關報導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盧之筠 夢幻而超現實的童話風格

藝術家佐藤玲也邀請現場參與的人一起列印出自己的照片並現場塗鴉,投影於螢幕上與大家分享。第一屆的Geisai Taiwan 圓滿落幕,相信許多人都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12.04.2009

A Single Man - a film by Tom Ford



A Single Man(中文譯名: 摯愛無盡)是時尚大師Tom Ford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劇本改編自英國作家Christopher Isherwood的同名小說,講述在1960年代時一位同性戀英國教授失去伴侶的心境。男主角Colin Firth(沒錯,就是我們永遠的Mr. Darcy)因演出此片獲得許多獎項。預告中簡單而緊湊的配樂,像攝影作品般唯美的畫面,精緻的運鏡,以及相當到位的60年代服裝造型都讓人印象深刻。



11.30.2009

Thank you, Maya



Meshes of the Afternoon(1934)是一部如夢境般超現實與實驗性的短片。導演Maya Deren飾演一個下午內從各種事件佈成現實與夢中羅網穿梭的主角。我對這部片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它如此驚人的使用了客觀性的角度探索了極為私密的個人心理狀態和經驗,更試圖建立一種簡單又偶然的淺意識的情緒化經驗非常能觸動我的想像,尤其是在Maya Deren從樓梯落下時,每次這種畫面的“擠壓“給人一種神經質的窒息感(加上此刻完全沈默的配樂),時間和空間都完全被拍攝的角度給破壞,並且重複的在記憶中堆疊層次。Maya Deren在裡面不斷的用重複性的意向來喚醒記憶,如掉落的鑰匙、門鎖、電話、刀子、鏡中的臉和海。

而片中最多受到討論的就是Maya Deren的主客體攝影角度運用,例如片中從Maya Deren角度注視著他自己在片中曾經做過的動作,此種雙重人格的曖昧性營造了某種神祕的黑色氛圍。

Meshes of The Afternoon在紀錄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Maya Deren 是美國關鍵的前衛實驗片導演,當時他便想拍攝一部處理絕望的心理問題的前衛個人性電影,當初完成時是沒有對白的默片,1953年由他的第三任丈夫Teiji Ito完成配樂。這部片也影響了六零年代的美國新電影派,以及David Lynch 1997年的片Lose Highway,他模仿了Meshes of the Afternoon的螺旋性的敘事方式,並且鋪陳出相同的詭譎和偏執的情緒,如同監視的狀態,並且他們都同時將場景放在惡夢當中,雙重人格和心理的隱喻使得身分錯置。

Tat
e Modern的常設展也在Poetry and Dream主題系列播放這部Meshes of the Afternoon, 之前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他也很喜歡這部片(雖然去看常設展的民眾應該很難有耐性坐在裡面把整部片看完)。這部片對我的重要意義在於他記錄了我大學沈迷於電影的那段時光,就算之後陸陸續續的堆疊更多電影的經驗,Meshes of the Afternoon的畫面和配樂還是深深的銘刻在我的記憶當中,可能是它的對心理狀態的詩意表達對當時的我代表了某種前衛的憧憬吧,於是只要浮現在腦海中時就會忍不住去youtube上找來看,在觀看的同時看到分享這部片的人短短地寫了一句“Thank you, Maya.“突然心中有一種感動,我想他和我一樣對這部片的喜愛和受到的影響也是如此簡單、直接且不言而喻的。

11.27.2009

Raven Row: Harun Farocki



Raven Row畫廊位在倫敦東部的Spitalfield附近,如果不是此畫廊經營者的名聲,我可能不會在倫敦爆炸多的非營利性畫廊中特別注意到它。而事實上Ravon Row的經營者Alex Sainsbury的確在今年畫廊開始營運時得到了外界矚目的眼光,如果是來過倫敦觀光或是住在倫敦的人此時一定馬上可以聯想到每天去的Sainsbury超市。Alex Sainsbury即是營運英國第三大超市的Sainsbury家族後裔,他們在英國的政治、藝術、慈善事業等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這次當他們將觸角伸到當代藝術時,外界不免對Alex Sainsbury好奇他要如何運用資源?他將該如何運作?

Sainsbury家族一向以龐大的藝術收藏品聞名,在1991年時捐贈給National Gallry的the Sainsbury Wing是大家對他們在藝術領域中著力的普遍印象。Alex Sainsbury在一個訪談中表示雖然自己對藝術的喜好的確來自於幼時對家族收藏品的認識,但他卻想反其道而行,以非營利的方式經營Raven Row。他卻坦言自己不想成為商人,“我不知道要如何做生意“他說,他對父親向National Gallery的鉅額捐贈也不表興趣,他認為這太被動(passive)了,他想要知道的是自己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中能做什麼事。

於是在一個巧合下他發現了已經荒廢十二年的十八世紀房子,並花了四年重新修建成為今日的Raven Row。Alex Sainsbury的野心是“讓Ravon Row能成為像Whitechapel或是South London Gallery在倫敦非營利性當代藝術畫廊中一樣的位置。


此次的Harun Farocki. Against What? Against Whom? 展覽展出德國導演Harun Farocki從1968-2009的作品。1944年出生在柏林的Harun Farocki作品常被稱作是“film essay“,形容他的影片與文學一樣具有美感和詩意,且和傳統紀錄片不同,他的影片通常以脫序的方式表達思考的轉換,記錄下早期工業社會如何以消費、社會控制和戰爭提升社會生產效率。他的早期影片通常都頗受爭議,受到Brecht(布雷希特)影響很大,如1969年的Inextinguishable Fire,記錄越戰裡被美軍汽油彈傷害的士兵自白。而晚期的影片如1988年的Image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scription of War雖然也討論了二戰中Auschwitz集中營的圖片,但卻使用更開放性的觀點作為影片的結束。

在此次展覽中,Harun Farocki特別以導演的角度探討了電影史。而觀眾也可以從他紀錄片式的觀點驚奇的發現他以多麼聰明的角度擺設他的鏡頭,例如以兩個螢幕呈現他的單一鏡頭電影等。Harun Farocki表示,他將會很開心Raven Row以這種家庭式的空間作為他的暫時性劇院。

Raven Row
Harun Farocki. Against What? Against Whom?
19 November 2009 – 7 February 2010
56 Artillery Lane
London E1 7LS

11.20.2009

Design Museum: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



敦的Design Museum最近的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展覽宛如一場有趣的產品設計之旅。Dieter Rams是德國頂尖的產品設計師,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以反對浪費、反對形式聞名。
他的設計生涯與德國百靈牌有一系列的密切合作,在這場展覽中不但展出他知名的SK-4 唱盤,D'-series (D45, D46) -35釐米的影片播放器,甚至是咖啡機、計算機、辦公室用品或傢具等,更重要的是牆上也佈置成Dieter Rams設計概念的傳達,例如他的十個設計守則
Good design is innovative.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Good design is aesthetic.
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nderstandable.
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Good design is honest.
Good design is long-lasting.
Good design is thorough down to the last detail.
Good design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上圖為Dieter Rams 在德國住家的實際擺設,表達了他自己對住家需求、傢具等產品設計概念。)

在這些概念當中,讓我驚訝的是Dieter Rams最討厭的竟然是“fashion“,他認為跟著流行走的設計是錯誤的,因為在產品設計當中,實用性和持久性是最重要的元素,他甚至舉了車子的例子說明他覺得那些每兩年就推出新的車子的設計概念是不正確的。另外,他也討厭使用電腦,在展覽的牆上就展出了許多他手繪的草稿,因為他認為電腦沒有辦法表達出他真正腦袋想的東西,只有手繪是真實的。而這個展覽的名稱也恰如其分的傳達出他設計的核心概念“Less and More“,設計本來就是越簡單越實用越好,他不應該增加這個產品的價值,而是正確的讓人們使用產品,我想就算不是學設計的人,在他的設計理念中也可以增加我們平常使用產品思考的深度
,以及德國人為何在產品設計領先全球的主要原因。


“Question everything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obvious.”  by Dieter Rams
Less and More - The Design Ethos of Dieter Rams is showing at Design Museum London during 18 November – 07 March 2010

11.16.2009

176 Gallery:Pete and Repeat

Pete and Repeat 是我最近非常喜歡的展覽之一。當初拿到DM的時候就被藝術家的黃金陣容深深吸引。(包括我很喜歡的John BaldessariPeter CoffinJonathan Monk、當紅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等,這次又認識了一些可愛的藝術家!)Pete and Repeat這次在176 Gallery的展覽圍繞著"Repetition"的主題,將延伸的概念如乏味、懶散甚至是惱怒、惰性等進化到藝術化的崇高表現。

176畫廊本身是個有趣的空間, 他的前身是一個教堂,剛好把不同時代和風格的藝術品做了宛如標點符號的連結。這次展覽的作品包括繪畫、攝影、裝置和錄像,甚至是音樂,如我覺得超級厲害的一個英國年輕藝術家Jack Strange(他今年才25歲!)作品For the Greenman(2008),他就重新剪輯電影“綠巨人浩克“並請音樂家們製作新的原聲帶。策展人Lizzie Neilson表示“音樂是一種無止境的重複(the ultimate in repetition),是這次展覽當中的一個令人著迷的主題。“

中國當代藝術家艾未未作品Ghost Gu Coming Down the Mountain(2005)模仿了元朝時代的風格製做出九十六個相同中國的陶瓷花瓶,從不同的角度看,花瓶看起來就像沒有裝飾一般。藉由這種重複性以及方格狀的擺設,艾未未意圖傳達機械狀態的複製,以及現代性的次序與傳統形象花瓶的衝突。

Neil Hamon的個人肖相系列Suicide Self-portait(2006)也很有趣,呈現了好幾種死亡和自殺的現場,將藝術家在同時成為拍攝的主題和記錄者。當中也可回憶出許多代表性的畫面,如Henry Wallis的The Death of Chatterton (1856)(查特丹之死)、攝影師Weegee拍攝犯罪現場的真實影像、甚至是希區考克某些電影中的拍攝角度。

另外還有Edgar Leciejewski為了表達物體與影像呈現的直接關係而採用直接使用掃描“蛋“而非攝影的方式作品Sieben Eirt #01-07(2007)Sherrie Levine以新的材質重新製作二十世紀以來最具歷史地位的作品Duchamp的Fountain,使用奢華材質來重新探討這種低成本現成品藝術開端的歷史地位。Alban HajdinajUntitled (Portrait)(2007)則是在肯德雞的紙袋上畫了十四個Colonel Sanders肖相,結合了collage(拼貼)、傳統技法和大量複製品形象的作品。

一旦進入這個複製的遊戲展覽中,節拍、顏色將會成為美妙的節奏並且彼此撞擊,參與者將會驚奇的發現各種回音和形式的呼應。至於展覽的名稱則是來自於Bruce Nauman 1987年的錄像作品Clown Torture,一個失敗的小丑持續的在鏡頭前重複馬戲團的把戲。


Pete and Repeat were sitting on a fence. Pete fell off. Who was left? Repeat.
Pete and Repeat were sitting on a fence. Pete fell off. Who was left? Repeat.

Pete and Repeat: Works from the Zabludowicz Collection is showing at 176 until 13th December 2009.

11.11.2009

Sophie Calle:Talk to Stranger



位在倫敦東邊的重要畫廊Whitechaple Gallery目前展出法國女性藝術家Sophie CalleTalk to Stranger作品系列。Sophie Calle身兼作家、攝影師、表演者等多重身分,這次的個展作品可以回溯到從1979年開始,Sophie Calle在每個作品中透露出人性的脆弱、探討身分和私密性。通常她都會以一種“窺視者“的角度,以無法預測結果的遊戲或是儀式的方式邀請陌生人進入他的故事,並以自己的文字和照片作為記錄。雖然這些計畫通常都不會成功,但是他對目標的執著和對主體的呼應反而轉換了失敗構成Calle特殊的美學語系。


Take Care of Yourself (2007)次在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出,並在今年的Frieze Art Fair中獲得Frieze Writers Prize創作靈感來自於前男友(匿名XX)留下的一封分手信,Sophie Calle寫下“ I received an E-mail telling me that was over. I didn't know how to respond. It was almost as if it hadn't been mean for me. It ended with the words "Take care of yourself". And so I did.“(我收到一封告訴我一切都結束了的e-mail,我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好像這不是我應得的一樣。信的結尾寫著“好好照顧自己“,於是我這麼做了。)

於是Sophie Calle請一百零七位女性使用他們的專業詮釋“Take Care of Yourself“,他說“It was a way of taking the time to break up. A way of taking care of myself.“(一種好好照顧自己的方式) 這些人包括舞者、律師、占卜師、詩人作家等,甚至一個來福槍射手及一隻叫做Branda的鸚鵡,各式各樣的人以唱歌、跳舞、作曲、分析等等詮釋如何“Take care of yourself“,構成一個看似嚴肅其實幽默感十足的景象,Sophie Calle以細膩女性角度詮釋心中對感情的沮喪與困惑,構成矛盾卻又諷刺的系列。


Gotham Handbook(1998)也是個非常可愛的作品。Sophie Calle根據作家Paul Auster給的指示到紐約市中心Smiling, Talking to Strangers, Beggars and Homeless People和Cultivating a Spot。(對陌生人微笑、和流浪漢儘可能說越久的話、“培養“一個地點)於是他就記錄下每日的成果:

”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125 smiles given for 72 received
22 sandwiches accepted for 10 refused
8 packs of cigarettes accepted for 0 refused
154 minutes of conversation.”

於是他認養了居住地點附近的電話亭,每天打掃乾淨並以鮮花佈置,並提供香煙和水等,直到電話公司將他們都丟棄。這個計畫的目標不僅僅以照片作為記錄,Sophie Calle將自己視為一個觀察者,顯現出她以“寄生“的方式窺探這個社會,不僅是對公共與私人關係,還有暴露與隱密、幻想與現實等探討的濃厚興趣。

Sophie Calle: Talking to Strangers
Whitechapel Gallery
16 October 2009-3 January 2010
77-82 Whitechapel High Street
London E1 7QX

11.07.2009

wisdom teeth: never a symbol of wisdom



這個禮拜飽受拔智齒之苦,而且還是埋在肉裡的水平智齒,相當駭人。除了臉腫成像含個棒球在嘴裡之外,我對「智齒」這個名字感到很不滿。智齒既然是我們進化後逐漸無用的痕跡器官,那就應該無聲無息的悄悄剝落,竟然還要靠牙醫蠻力用小電鋸剁碎再兇狠的拔出來,真正進化過的到底是我們還是原始人?


說到牙齒,之前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商品,是日本Xylitol推出的小包裝漱口水,很適合外出的人使用。而另一家公司Breath Palette也不斷的在推出口味多變的牙膏及漱口水,目前他們有31種口味的牙膏,從玫瑰、香蕉到南瓜布丁都有。不過我現在最想要的應該是「拔除智齒口香糖」,商品一推出應該會大賣吧。(想購買這個點子的公司請來信。)

10.31.2009

Nobuyoshi Araki: POLART 6000


今年暑假去東京旅遊的時候碰巧碰到荒木経惟Rat Hole Gallery的拍立得作品POLART 6000系列個展。他曾表示“當你使用拍立得(polaroid)時,無論你拍什麼都會變成一個真正的照片。就算你搞砸了,你還是會得到一張照片。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地方。“(附上展覽影片)

拍立得是一個私密的象徵,這和荒木経惟代表的意向成為一個有趣的對比,女性的身體、情慾、被捆綁的性虐待象徵以及宴會、花、天空等都是它喜歡拍攝的主題。荒木從不喜歡使用數位相機,他用一慣情色語彙形容認為拍完照片之後,刪掉之後再拍太女孩子氣了(sissy),太乾了(dry)。他喜歡傳統相機甚至是拍立得,因為"Photograogy should be wet and slippery.",拍出來的照片應該是溼滑而令人想要觸摸的。

排除掉思考荒木作品碰觸的禁忌話題,不可否認的是他總是在作品中分享某種特殊慾望的隱喻,滲透於這些高度私密性的影像當中。重複性(Repetition)成為荒木的結構當中一個核心,尤其是看似寂寞的城市景象,拍攝的時間和照片名稱都是未知的。

這些影像的強烈力量都來自荒木對事物無法預期的觀察角度,他總是在各個城市和地區移動,找尋那些可以吸引他的素材,例如東京城市的面貌、性和死亡。對他來說,攝影暗喻著佛教哲學的死亡,因為當拍攝當中“自我(ego)“會被被拍攝的主題帶出,攝影的背後總是暗藏著靈魂。

當我們想要將荒木的攝影風格化時會發現很難做的到,因為荒木將自己的攝影經驗當作技巧來使用,他表示自己的眼睛就是相機,他不需要哲學性的描述他的作品,他總是將現實和虛構交疊在影像當中,雖然這對西方人的眼光是很難以理解的,但是他對城市和日本女性的影像的語言已經使他成為日本攝影及美學影像的經典人物之一。

10.27.2009

BFI 53rd London Film Festival

現在是台北金馬影展的期間,剛好也碰到了53屆倫敦電影節(14-29 October 2009)。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次在倫敦看影展,和以前在台灣看電影的經驗做對照之下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倫敦是個大都市,所以看電影相對來說有很多的選擇,學生票價平均六鎊左右(大約台幣三百元)。不過有時也會有優惠的活動,例如手機門號若是使用orange這家公司禮拜三就會有買一送一的電影票(不過是以全票來算,所以一個人五鎊)、或是一個月只要13.5鎊就可以隨你看的unlimited card等等,都是要自己睜大眼睛才會知道的優惠。

而倫敦電影節和台灣的金馬影展相較之下規模當然大了許多,至少就放映戲院的地點來看,BFI為中心,平均的分佈在倫敦的各個地方。票價也各有差別,例如大家最期待的特映全票就高達二十鎊,其餘的也因戲院不同而票價大約在九鎊到七鎊左右(全票)。但是倫敦電影節的豐富內容是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以今年的特映來說,如【玩具總動員2】、台灣金馬也有放映的【白色緞帶】【璀璨情詩】、李安導演的【胡士托風波】等。另外也有規劃各種單元,如英國當地的New British Cinema、法國電影Franch RevolutionsCinema EuropaWorld Cinema、實驗電影和動畫等,雖然厚厚的一本brochure看得令人眼花撩亂,但是還是不得不說台灣人實在太幸福啦!因為倫敦驚人的物價也反應在電影票上,所以能像以前一樣在金馬影展看個好幾部電影在這裡是不可能的事,加上片單比較之下,金馬影展其實也同樣囊括了許多令人期待的好片,所以台灣人要好好珍惜有許多好電影放映的機會!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倫敦是一個大小影展不斷的城市,而且內容也五花八門令人驚訝,例如今年的法國電影節也放映了我非常喜歡的導演Jacques Tati作為主題的一系列的影片。另外還有西班牙語電影節猶太電影節非洲電影節(網站做的很可愛)等都剛好在這幾月登場,還有舉辦在每年三月知名度很高的倫敦同志影展。而今年二月的台灣電影節也播放了海角七號、囧男孩等片子,充分顯現出倫敦文化大熔爐的縮影。

Efecte Souvenir: A Sacred Ritual to Evoke Memories




九月份我在巴塞隆納參觀了DHUB美術館,就在著名的Picasso Museum正對面。相較於對面車水馬龍的人潮,DHUB顯得十分低調,然而這個關於紀念品的展覽,卻令人出乎意料的有趣。

展覽標題為 "The Souvenir Effect: Travel fetishes, beyond the clichés. "(紀念品效應:旅遊中的迷戀物,超脫於流俗。),深入討論旅遊紀念品。回想起各旅遊景點的紀念品攤販,一眼望去琳瑯滿目的劣質商品,雪花球、鑰匙圈、磁鐵、煙灰缸(即使不抽煙的人也會購買!)、T SHIRT(想想I Love NY 這個可怕的推銷語)等等。這些看似可笑膚淺的商品背後,究竟有什麼意義?或者,是甚麼原因讓他們在旅遊市場上永占一席之地?


整個展覽分為十單元,從懷舊(過去時光的片段)、紀錄(日記或是旅遊箱上的貼紙)、感官印象(旅遊的真實經驗)、紀念品的氾濫(成堆的再製商品)、以及現代與設計結合的紀念品(如MUJI的City in a Bag城市積木),介紹紀念品的演變。其中我最喜歡的是Testimony這個單元,展示的是由Diller Scofidio+Renfro製作的影片Chain City。觀者坐在房間中央,接著兩旁螢幕出現威尼斯的貢多拉船,一邊是船頭,一邊是船尾,讓人猶如坐在船上隨波搖曳。更特別的是他們剪接了真實的威尼斯風景以及拉斯維加斯The Venician Hotel以假亂真的人造水都,令人玩味。"A trip to a theme park is, in fact, as authentic as a visit to the city it reproduces." (再造的旅館設施與威尼斯本地對旅遊者來說,都是實際體驗的旅遊記憶。)


或許你在夏天前往巴黎時,買了一張巴黎冬景的美麗明信片。到羅浮宮時,你買了一疊印了蒙娜麗莎的杯墊。在蒙馬特成排的紀念品商店,也許你買了棍子麵包狀的原子筆,或是抓了一把鐵塔鑰匙圈(喔,一歐元應該可以去鐵塔下買到四或五個,別上當!)。這些消費行為的動機,其實都是為了藉由這些媒介重溫過去美好的記憶。即使品質粗糙,但看著迷你的鐵塔時,你會想起躺在草地上仰望她的時光。即使不盡然真實,那些美麗恆久的圖像卻能讓你回想起在異地的情境(以及美好化),像是故事般一段寶貴的人生插曲。展覽後半部也提到,亞洲人旅遊喜愛拍照的習性,也許也是因為工作緊湊以及交通費高等原因,旅遊機會相對少,於是出遊時,盡力的想保存住那些難得一見的景色吧!

這個展覽將會在DHUB Barcelona展到12月13日,相當推薦。而無法親自前往的人,期望我自己旅遊記憶的重現也能分享給你們。這也是85eyE交流資訊的初衷喔。

10.24.2009

Claudia Schiffer by Erwin Wurm for Vogue Germany November






以“一分鐘雕塑“聞名的奧地利藝術家Erwin Wurm是我非常喜歡的藝術家之一(作品包括之前Frieze Art Fair當中Pumpkin南瓜頭先生)。他的作品通常都有一種smart的幽默調調,畫面強烈且表達直接,例如How to Be Politically IncorrectHouse AttackFat Car等,但是他奇特的創意和處理雕塑的邏輯和方式卻又令人拍案叫絕,通常都發生在隨處可見的場景當中,他的one-minute-sculptures也啟發了Red Hot Chili Peppers的Music Video Can't Stop



上圖是Erwin Wurm在台北拍攝的作品(Taipei Outdoor Sculpture, The artist who swallowed the world,2007


Erwin Wurm曾表示“我對時代精神(Zeitgeist)這個議題感到非常有興趣,所有在我生活周遭的材料都是有用的,因為這些都圍繞著當代社會。我的作品代表了所有人類,不管是物質、心靈甚至是政治。而且這些概念我希望越多人了解越好,而不只是菁英式的。”

至於這些天才絕倫的幽默感則是他看待事物的方式,因為他認為就算是討論重要議題都不必要那麼嚴肅,這些挖苦式的幽默會讓生活更加有趣。

Erwin Wurm和名模Claudia Schiffer合作的系列出現在十一月份德國版的Vogue,完全是藝術與時尚可以合作的如此巧妙的例子,bravo!